鲍•雅•符拉基米尔佐夫 Vladimirtsov, Boris Yakovlevich


  鲍里斯·雅科夫列维奇·符拉基米尔佐夫(Vladimirtsov, Boris Yakovlevich,Борис Яковлевич Владимирцов, 1884-1931),前苏联科学院院士、东方学家,世界最权威的蒙古学家之一。在蒙古语言学和语文文艺学方面的主要代表作有《蒙古书面语与喀尔喀方言比较语法》(1929,陈伟、陈鹏译的汉文本于1988年出版)、《“五卷书”中的蒙古故事集》(1921)、《蒙古─卫拉特英雄史诗》(1923)等 。

  符拉基米尔佐夫1909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东方语言系,师承弗拉迪斯拉夫·鲁德维格维奇·科特维奇和安德烈·德米特里耶维奇·鲁德涅夫。1912年赴英、法进行学术考察,对欧洲所藏重要蒙文文献作了调查研究,听过伯希和等人的课。1915年起在彼得堡大学任教,并在亚洲博物馆从事研究。1921年为教授。1929年为苏联科学院东方学学科院士。1908—1926年间四赴北蒙古、西蒙古考察语言、文化和历史,曾到北京搜集过资料。在学术上继承了俄国古典东方学传统,对蒙古学的语言、文艺、民族学和历史诸领域均作出了重要贡献,作为历史学家,其历史观点的形成直接受到其前辈巴托尔德的影响。一生著作约70种。《蒙古社会制度史》(Общественный строй монголов, 1934)一著出版后,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重视,有多种译本,我国有刘荣焌译汉文本,1980年出版。该著最早提出了游牧民族的封建关系问题,否定了欧洲以往关于游牧民族不可能超越氏族制度阶段的一般看法,被认为是不只给蒙古史研究,乃至给整个蒙古学开创了新的局面。苏联学术界对该著有争议,有一种意见认为它的主要缺陷是夸大了12—13世纪蒙古人的社会发展水平和蒙古社会的封建化程度,把13—14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完整的“经典”特征强加给蒙古社会。在其众多的历史论著中,《成吉思汗》(1922)、《西藏和蒙古的佛教》(1919)、《喀尔喀卓克图台吉碑铭考》(1926—1927)等亦为力作。

  [1] 王大方. 世界著名的蒙古史学家——符拉基米尔佐夫和他的《蒙古社会制度史》[J]. 草原文物,2013,01:78-81.

  [2] 王大方. 世界著名蒙古史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[J]. 鄂尔多斯文化,2006,01:41-43.

  [3] 金淑华. Б.Я.符拉基米尔佐夫搜集的蒙文木刻本与手抄本[J]. 蒙古学信息,1995,03:40-43.

  [4] 金淑华. Б.Я.符拉基米尔佐夫搜集的蒙文木刻本与手抄本[J]. 蒙古学信息,1995,04:35-41.

  [5] 金淑华. Б.Я.符拉基米尔佐夫搜集的蒙文木刻本与手抄本[J]. 蒙古学信息,1996,01:39-48.

  [6] 金淑华. В.Я.符拉基米尔佐夫搜集的蒙文木刻本与手抄本[J]. 蒙古学信息,1996,02:45-50.

  [7] 瞿大风. 符拉基米尔佐夫治史思想评述[J].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0,01:51-53.

  [8] 高宝珍. 弗拉基米尔佐夫(1884—1931)[J]. 语言学动态,1979,03:43.

  [9] Γ·И·斯列萨尔丘克,申屠榕. 纪念弗拉基米尔佐夫院士诞辰一百周年[J]. 民族译丛,1985,03:72-74.

  [10] 陈弘法. 《蒙古学:纪念符拉基米尔佐夫院士》简介[J]. 蒙古学资料与情报,1988,03:49-51.

  [11] 高文德主编:《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》附录一 《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的外国人物》,长春 :吉林教育出版社 ,1995年,第2638页 。
    点击看大图
    符拉基米尔佐夫

    版权所有 © 2010-201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语言文字研究中心
    地 址: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│ 邮 编:100732
    电 话:(010)65138025 │ 传真:+86-10-65134585 │ 电子邮箱:cass.mywzx@gmail.com
    京ICP备06013114号 │ 技术支持:中研网